Skip to main content

第 15 节 尼克松访华背后的中美苏大国博弈

·

1972 年 2 月 2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专机抵达中国首都北京,开启了为时 7 天的访华行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也象征着两国关系经历 20 多年的全面对抗后,破冰解冻。中美和解是二十世纪足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事,其重要意义怎么形容也不过分。意义如此重大,推进当然也就非常艰难,除了中美两国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之外,另一...

1972 年 2 月 2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专机抵达中国首都北京,开启了为时 7 天的访华行程。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也象征着两国关系经历 20 多年的全面对抗后,破冰解冻。

中美和解是二十世纪足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事,其重要意义怎么形容也不过分。

意义如此重大,推进当然也就非常艰难,除了中美两国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之外,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深深地卷入其中。

1.国势艰难,中美战略接近

很多人说中美和解是「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的功劳,其实这并不全面。

「乒乓外交」只是事件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中美两国的政治家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美国是不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中国是不是美国最主要的敌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前,这两个问题都是没有疑问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接连兵戎相见,长期的反华和反帝宣传,让中美两国都理所当然地将彼此视为最主要的敌人。

虽然双方保留了一部分低级别的沟通渠道,但高规格的官方联系根本没有建立,两国彼此对骂,对于推进关系正常化也缺乏内在动力。

虽然那段时间中苏关系恶化,但美国对于中苏关系到底恶化到了什么程度并没有把握,是意识形态纠纷、是国家利益冲突、还是两国全面对抗?美国并没有清晰的判断。

因此,在肯尼迪政府后期、在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依然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拒绝对华和解。

中国虽然与苏联关系交恶,但毕竟中苏是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有过历经血火考验的革命友谊。

在中国政府的战略判断中,美国依然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缓和对美关系以牵制苏联并没有被纳入考虑范围。

但 1969 年的珍宝岛冲突和铁列克提冲突改变了这一切。

3 月,中苏两军在黑龙江省虎林市珍宝岛大规模开火,震惊世界。

8 月 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行 38 人的边防巡逻武装,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铁列克提中苏边境附近巡逻时,遭到苏军重装部队围攻后全部阵亡,再度震惊世界。

这两件事情同时改变了中美两国的战略判断。

在美国看来,珍宝岛冲突、铁列克提冲突及其后续影响,标志着中苏两国关系彻底走向了决裂,短期内再无转圜可能。

苏联勃涅日涅夫政府上台后,一改其前任在国际政治中的保守政策,主动出击,向美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美国在越南战争陷入泥潭,急于脱身,而中国正是北越的主要支持方。

这一切,都让美国政治家意识到,争取中国是一件有可能做到,并且有着巨大现实利益的事情。

1969 年 1 月底,通过中央情报局在波兰获取的情报,尼克松政府首先确认,「目前中国的反苏态度甚于反美意志」。

铁列克提冲突后,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亨利·基辛格认定,坐视中国现政权在苏联的打击下崩溃,苏中分歧将再也无法被美国利用,美国将处于失衡、被动的战略态势。

基于「与相对更弱一方而不是与更强者进行联合才是更好选择」的基本判断,基辛格决定借力打力,促使美苏中战略三角的运筹方向朝着利于美国的轨道演变。

1969 年 9 月 25 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审议小组讨论研究中苏分歧的报告。

尼克松指示,应在不牺牲美苏关系的情况下,「低调、隐晦地利用中苏紧张关系」。

基辛格强调,「美国在公开场合应对中苏分歧中立,但在实际层面则要偏向中国」;对华战略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从中推敲出既能使苏联让步、又不伤害美苏关系根基的办法。

同样,中苏边境的军事冲突也让中国政府极为震惊。

中苏毕竟是曾经的盟友,两国一起打过朝鲜战争,虽然意识形态有分歧,但与苏联发生直接战争,并不是中国领导人想看到的。

因此,中国政府整体上采取了忍让克制的态度来对待中苏边境冲突。

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相继发生后,苏联政府内部对华态度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试图缓和中苏关系。

比如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他于 9 月 11 日完成对越南的访问后,专门飞赴北京同周恩来在机场会谈。

在会谈中,柯西金表示,苏联认为中国没有预谋战争,准备就边界问题同中方谈判。他强调,苏联的目的在于避免苏中再次冲突,防止帝国主义渔利。

但另一派则策划对华核打击,并将相关设想向尼克松政府通报。

8 月 18 日,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官员达维多夫向美国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处负责北越问题的特别助理威廉·斯蒂尔曼表示,苏联正考虑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核打击,并再次指出中国是美苏共同的安全隐患。

这是苏联官方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向美方表达这一意图。

一时间,中苏关系紧张导致的核战争风险,成为继古巴导弹危机后,又一次威胁使用核武器的重大国际政治危机。

苏联方面还大规模调集军队,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大有挥师南下一举入侵的架势。

据事后的解密资料来看,到底此时苏联政府是已经拟定了打击计划,还是仅仅单纯的口嗨,依然有待商榷,但中国方面对此却是极端重视,如临大敌。

中央领导人紧急疏散到各地,「三线建设」大规模开启,北部边境解放军进入临战状态,中共已经做好了打核战争的准备。

如此严峻的形势,让中国政府不敢再信任苏联政府,从而作出了这样的战略判断: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难以为继,在与苏联争霸中也处于下风,战略收缩势在必行,美国没有力量侵略中国,苏联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

与美国改善关系以制衡苏联,就成为了中国领导人新的战略考量。

1970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 21 周年国庆庆典,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了观礼台,中方向美方发出了明确的改善关系的信号。

美国政府接收到了中方的信号,由此双方开始了一系列秘密交往。

但是,两国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中美接近,苏联怎么办?

2.绞尽脑汁,中美应对苏联

中美两国接近,将不利于苏联,这是谁都看得清楚的事情。

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愿意因为此事而恶化与苏联的关系,倘若如此,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住苏联肯定是不行的,既办不到,也没必要。

那该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苏联接受、最起码是不强硬反对中美和解呢?这就非常考验政治智慧了!

幸好,此时中美两国都有大政治家,他们找到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理由:日本。

中美和解不是为了反苏,而是为了抗日。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事实上,美国正是这样向苏联解释的。

那段时间中苏关系紧张,高层联系渠道断绝,可美国与苏联的联系非常紧密。

中美和解的主要操刀手之一亨利·基辛格采取了对苏联完全敞开大门的策略,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美国政府必向苏联政府通报,事无巨细反反复复解释,生怕苏联政府误会。

中国政府也非常配合,在与美国的会谈中基本不涉及中苏关系、苏美关系问题,只谈日本、越南和台湾问题。

1971 年 9 月 30 日,基辛格与来访的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会谈时,信誓旦旦地讲道:为了证明美国发展对华关系并无针对苏联的意图,「对于将来美中关系发展中可能发生的、莫斯科非常感兴趣的一些重大事件,尼克松总统愿意事先秘密地向苏联领导人进行通报」。

基辛格秘密访华后刚刚回到美国,他马上就约见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通报访问情况。

基辛格说,他从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得到的「强烈的印象」是,「相比苏联来说,中国人现在更加担心日本。

对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非常紧张。

他们相信,日本暗藏着一股潜在的复仇情绪,这种情绪非常强烈。

并且,他们显然很担心日本成为一个核大国。

相应地,他们同时也在批判美国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他们表示,希望美国把日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让其越过一定的界限。」

基辛格还说,他在同周恩来会谈时,没有讲任何触及苏联利益的话,因为这是尼克松总统给他下达的指示。

周恩来也只是在谈到中国爱好和平的时候抱怨了苏联一句,说苏联领导人喜欢把毛泽东及其战友想象为「挑起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子弹狂热主义者」,此外也未提及苏联。

总之,「在会谈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谈到关于同苏联的关系问题」,在会谈中所涉及的是日本问题、越南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以及台湾问题。

尼克松访华前 3 周,1972 年 1 月 28 日,基辛格又一次约见了多勃雷宁,向他通报了尼克松的启程日期和行程,介绍了美中双方对这次最高级会晤的准备情况。

基辛格说,关于尼克松在北京所要签署的最终文件目前还没有涉及越南问题,如果以后这份文件提到了越南问题,那么也将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因为美中很难就这个问题协商一致,发表一份共同声明。

1972 年 3 月 1 日,刚从北京回国的基辛格马上向多勃雷宁通报了尼克松访华的情况。

他表情认真地通报称,在这次访问中双方主要谈了越南问题和台湾问题。

在越南问题上,「我们向中国人阐述的立场都曾经详细地告诉过苏联方面」,中国的立场也没有明显超出他们曾公开阐述的那些立场的范围: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在《联合公报》中所作的表述可能会使一些人产生误解,而实际上美国并没有对中国作多大的让步。

总之,在所谈的这两个主要问题上,都没有能够达成妥协。

关于苏联,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曾表达了对苏联在中苏边界集结的上百万军队的担心,但尼克松总统没有就这个问题同中方进行详细讨论,因为这涉及的是中苏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他无意干涉。

基辛格这个人很喜欢玩政治小技巧,喜欢营造气氛,每次对多勃雷宁通报时,都要故作神秘地叮嘱多勃雷宁一定要对所通报的情况严格保密;

美国政府也故意作出相关安排,让苏联相信基辛格只是向苏联一国通报了有关情况,其他的国家哪怕是盟友都没有通报。

3.审时度势,苏联反击中美

基辛格的这些小动作,在苏联政府看来,就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都是千年的狐狸,谈什么聊斋。

中美和解是为了对付日本,而不是针对苏联,谁信?中美交往背后绝对有猫腻!

苏联政府也不是没有能人,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操刀了苏联政府对中美的反击。

每一次基辛格给他通报中美会谈消息,他转述给苏联政府时,都会提到,美方是根据苏联人的心理「有针对性」地通报的,所通报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令人存疑的。

在他的反复提醒下,苏联政府心里也有了数。

1971 年 11 月 22 日,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尼克松在公开讲话中和给我们的致函中均宣称,其对中国的访问不会被用来对付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国家。

他们甚至还告诉我们,访问莫斯科对自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知道,无论北京还是华盛顿,都是很懂得政治游戏规则的,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当完全排除中国和美国在我们背后达成某种协议的可能性。」

问题是发现了,可到底该怎么应对呢?

苏联政府不可能为了中美和解,而主动对美国或者中国发起战争。

大国对决,尤其是中美苏大国对决,必定是核战争,可打核战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必须想别的办法以阻止中美接近。

阿纳托利·多勃雷宁,自 1962 年开始担任前苏联驻美国大使长达 25 年

为此,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献了三策。

一、告诫美方,倘美国联华抗苏,必会恶化苏美关系。

早在尼克松访华前,多勃雷宁便以驻美大使的身份一再警告美方:如果华盛顿受到了一些诱惑,想从目前的苏中关系中为自己捞取某些好处,如果美国想打苏联牌,那么,「我要事先警告你们,如果你们实行了这种政策,那么你们的算盘将会完全落空,将会将招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1971 年 9 月 7 日,勃涅日涅夫在给尼克松的信中写道:

关于您即将进行的对北京的访问,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知道您对这件事情作出的解释。我们当然不会在原则上反对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整个问题在于,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显然,不久后关于这个问题将会得到答案。我只是想补充一点,历史早就教导我们,要把各国之间建立和平关系的自然进程同建立一方反对另一方的联合区别看待。

光打嘴炮肯定没有用,还要来点实际的。

二、挑动越南问题。

多勃雷宁认为,为了给中美和解创造比较友好的气氛,美国政府肯定会在越南问题上保持暂时的克制,暂时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暂时放弃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南部地区的大规模轰炸。

越南问题是横亘在中美之间的主要纠纷之一,绕不开的,必须要解决。

因此,多勃雷宁建议苏联政府支持北越政府和南越的民族解放阵线,在南越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只要北越大规模进攻,美军为了避免重大失败,必然会反击,这样就可在中美之间制造麻烦。

1972 年 1 月 21 日,基辛格又一次同多勃雷宁谈起了越南问题。基辛格说,尼克松在访问北京之前,想通过自己同河内对话,而他很愿意前往任何一个城市同北越的重要领导人谈判。

接着基辛格表示,希望苏联政府能把美方的这些意见转告河内,如果河内对苏方作了答复,希望苏方能转告美国。

1 月 26 日,多勃雷宁在给苏联外交部的电报中,一方面报告了基辛格的上述意见,另一方面则阐述了他针对这些意见而提出的计策。

多勃雷宁认为,尼克松访华期间很可能会以完全撤出在越南的军队的承诺来换取中国的支持,这样,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就可能在越南问题上达成协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或为了减少因这种情况的出现而对苏联利益造成的损害,苏联可以在把基辛格请求转达的意见向河内转达时,「首先同他们讨论关于越南今后的政治和军事计划问题」。

在同河内进行这种讨论时,苏联可以提出这样的意见:考虑到尼克松访问北京后会访问莫斯科,应由越南民主共和国、苏联和中国三方一起讨论制定一个统一的、在越南问题上对尼克松政府施加压力的政策。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国人随后在同尼克松举行会谈时耍什么阴谋」,就可能「阻止白宫和北京在越南问题上勾结起来」。

果不其然,在 1972 年的三月份,几乎全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武装力量倾巢出动,发动了一场比 1968 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

这场复活节攻势是东南亚在二战之后所经历过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越军伤亡超过 10 万人,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的仇越结越深。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多勃雷宁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虽然它并没有阻止中美和解,但成功分化了中越关系,这成了后来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最初的导火索之一。

三、利用苏美最高会晤限制美国,削弱中美最高会晤的成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整体陷入迷茫时期,越战纠缠不清,社会问题丛生,国力大为衰减,「苏攻美守」的国际格局正式开始。

尼克松总统上台后,一直在试图进行战略调整,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与中国缓和关系是其政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因此,举行美苏最高领导层直接会谈就成了尼克松的目标,美方反反复复地提及。

苏联领导层抓住了尼克松的心理,一再地吊胃口,一再声称,举行苏美最高会谈应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即苏联「有理由相信,这一会谈将会促进一系列业已成熟的国际问题的解决」。

直到 1971 年 7 月初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夕,苏联对美国提出的举行两国最高会谈的建议仍是「不完全确定的答复」。

但 7 月 16 日中美达成的尼克松访华协议公布后,苏联的态度迅即发生了变化,很快于 1971 年 10 月同美国达成了关于 1972 年 5 月尼克松访问莫斯科的协议。

对苏联态度的这一转变,勃列日涅夫在 1971 年 11 月 22 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直言不讳地解释道:「同美国达成尼克松访苏的协议后,美国总统必须时刻关心着即将在莫斯科举行的谈判。

而这样的话,就不可能不对其在访问中国期间的作为产生威慑性影响,尤其是当他们的会谈涉及与苏联的关系之时。」

尼克松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对这次访问的成果进行了评估,认为「这次访问为整个亚洲,包括远东地区新的战略力量的分配奠定了基础」,而这种情况对苏联是不利的。

他为此明确提出的反制措施是,对尼克松访苏做好充分准备,使苏美莫斯科高层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这不仅会让我们在解决我们同美国关系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获得利益,而且还可以非常有效地削弱美国和中国开展的游戏,这个游戏始于美国总统对中国进行的访问。」

苏联政府正是这样做的,1972 年 5 月 29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美苏首脑会谈双方不仅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而且还签署了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等重要文件,两国关系比之从前有了较大的缓和。

不得不承认的是,苏联的这一系列反制确实对中美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尼克松于 1972 年访华,可中美正式建交却是在 6 年多之后的 1979 年,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苏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4.排除万难,中美关系破冰

不管怎么说,尼克松还是来到了中国,他的中国之行,能够将中美关系改善到什么程度,这是各方都关心的问题。

对此,中共保持了高度的冷静。

尼克松的要求、期望、压力、筹码,中共心知肚明,中共并不奢求尼克松此行就能解决中美之间的所有问题。

双方毕竟已经敌对二十多年了,国内思想转弯、国际局势转弯,都需要一个过程。

弯转得太急,容易出问题。

对尼克松一行的接待,中方做到了大气洒脱,不卑不亢,并没有因为想改善中美关系而卑躬屈膝。

尼克松总统会见毛主席时,开口就想谈国际问题,主席拒绝了他,我们不谈这些具体的事情,我们谈哲学。

具体会谈时,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寸步不让。

毛主席还严厉批评过国内某些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思想。

美国人玩的也是两手,利用中国逼迫苏联缓和,同时,也利用苏联逼迫中国让步。

如果急于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必然要对美国作出原则性让步,这并不是中方想要的。

但是,政治协议可以谈不成,实际好处必须得要,否则,尼克松白来了。

为了表示诚意,在访华之前,尼克松公开宣布解除对中国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封锁,将之当作「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

中共紧紧地抓住了机会。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联合封锁,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是无须回避的事实。

中共之所以大力推进中美和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获取西方的技术支持, 从而摆脱经济困境。

1973 年 1 月 2 日, 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

报告建议,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迫切需要寻找新市场、转移国内经济矛盾的契机, 争取在今后三到五年内,从欧美引进更多成套技术设备。

前后四套进口方案, 涉及引进设备总价值为 43 亿美元, 故通称为「四三方案」。

毛主席、周总理批复同意,中国政府拿出宝贵的外汇予以支持。

「四三方案」以进口设备为主,再配合使用国内装备, 在全中国先后建成了 26 个大型项目。

其中,化纤设备 4 套、石化设备 3 套、大化肥设备 13 套、烷基苯设备 1 套、大型电站设备 3 套、钢铁设备 2 套。

此外,还有 43 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单个项目。

其中, 引进的化肥、化纤等用于解决国内吃穿用的民生问题的项目, 总计为 18 个,投资总金额为 136.8 亿元人民币, 占全部投资的 63.84%。

「四三方案」是自 1950 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 项工程」之后,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

这些项目大规模投产之后,中国的粮食产量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来不愿意封闭。

1972 年 2 月 28 日, 尼克松离开中国后,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往事已矣,尼克松访华已经过去了 50 多年, 站在历史角度看,中美苏三国为此展开的政治博弈,最终得失如何呢?

一、最大的赢家是美国。

美国巧妙利用中苏矛盾, 通过中美和解向苏联施压,逼迫苏联向美国作出一系列让步, 成功瓦解了中苏同盟。

美国反过来又利用苏联向中国施压,几乎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让步,就完成了中美和解,顺利从越南撤军,顺便还赚了一笔钱。

什么叫「空手套白狼」,这就是。

二、中国也是赢家,但付出了代价。

中美和解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缓解了来自苏联的战略压力,从西方引进工业技术加快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为未来的中美建交以及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础。

但是,美国并未对中国作出实质性让步,两国建交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中国还在越南、「输出革命」等问题上对美国作出了妥协,造成了后期在盟友阵营的被动局面。

三、最大的输家是苏联。

虽然苏联用战术上的反击成功阻止了中美两国快速建立外交关系, 但中美和解无疑是对苏联战略上的威胁。

在苏联强盛时,这种影响还不明显,时过境迁,1979 年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打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反苏第一枪。

苏联最终解体的原因很多,但失去了中国这个盟友,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